
一、理论知识讲解
1. 定义与概念
首先明确风险管理的定义,即对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解释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如管理不善、员工失误等)和外部风险(如市场变化、政策法规调整等)。
对于风险预防,强调它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风险影响程度的策略。
2. 框架与模型
介绍常见的风险管理框架,如COSO风险管理框架。讲解其包含的要素,如内部环境(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文化等)、目标设定(明确公司的战略、经营等目标)、事件识别(找出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内外部事件)、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风险应对(选择回避、降低、分担、接受等策略)以及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
以实例说明这些框架和模型在实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例如某制造业企业利用该框架识别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并采取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等风险应对措施。
二、案例分析
1. 成功案例
选取知名企业成功管理风险的案例,如苹果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分析苹果如何在新技术研发(如iPhone的指纹识别技术、面部识别技术等)过程中识别技术失败、市场接受度低等风险。
探讨苹果采取的风险预防措施,如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提前与供应商合作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以降低大规模生产的风险等。
2. 失败案例
讲述企业因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重大损失的案例,如雷曼兄弟的破产。分析雷曼兄弟在次贷危机背景下,对房地产市场风险评估不足,过度依赖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且缺乏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如没有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未建立足够的风险预警机制等。
引导学员从失败案例中总结教训,思考在自己的企业管理中如何避免类似的风险问题。
三、模拟演练
1. 情景设定
为学员设定不同的企业经营情景,例如市场突然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原材料供应突然中断、政策法规突然收紧等情景。
要求学员以总经理的角色,运用所学的风险管理知识,识别情景中的风险,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和应对策略。
2. 小组讨论与反馈
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风险管理方案。每个小组可以互相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由讲师进行总结反馈,对学员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和预防的要点知识。
四、工具与技术传授
1. 风险识别工具
教授学员使用诸如SWOT分析(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PEST分析(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工具来识别风险。
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让学员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工具为自己的企业进行风险识别,例如让学员对自己所在企业或模拟企业进行SWOT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
2. 风险评估方法
讲解风险矩阵等风险评估方法,即通过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高、中、低)和风险影响程度(如严重、一般、轻微)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让学员在案例或模拟企业中运用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学会如何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应对的重点。
3. 风险预警系统
介绍如何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包括确定预警指标(如财务指标中的负债率、现金流等,市场指标中的市场份额变化率等)、设定预警阈值(如当负债率超过70%时发出预警)以及预警信息的传递机制(如向管理层、相关部门及时发送预警报告)。
指导学员为模拟企业设计一个简单的风险预警系统,加深他们对风险预防措施中预警环节的理解。